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八红旗手 >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乌 兰
时间:2015-12-31 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全国三八红旗手事迹材料

  乌  兰

  乌兰,女,蒙古族,1973年9月生,现任职西北民族大学科技处处长,化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同年应日本秋田县立大学智能复合材料研究部邱建辉教授的邀请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乌兰老师从事民族高等教育二十余年,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她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少数民族人才,在教育教学等方面成绩卓著,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扬。

  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1、爱国和爱生奉献之道

  乌兰教授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她关心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教师对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特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落后的原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索朗坚参同学是藏语授课的高考生,数理化基础较差,而且汉语水平还需要提高。乌兰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如今进入大四的索朗坚参已经顺利完成了学业正在积极准备毕业答辩,同学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奇迹,这也大大出乎索朗坚参自己当初的预料,他为自己能成为乌兰老师的学生深感既幸运又自豪,“乌老师给予学生的爱心和鼓励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没有她的细致入微的教育和引领,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和自信。”张宇同学也说:“我从讨厌学习,甚至灰心丧气,到又鼓起勇气奋起直追,是乌兰老师教会了我们相信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获,让我一生受用。”由于乌兰老师授课内容丰富且又生动形象,因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敬岗敬业,乐于奉献。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无论是自己工作分内的还是分外的,都积极参与,乐于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被学校先后评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师成才奖”、“十佳教师”和“十佳教书育人”等。她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及时认真完成工作任务。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深深感动和激励她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学生的心中她是一位好老师,在教师的心中她是一位好同事。

  2、知识和方法技能之业

  乌兰老师重视教学工作,认真备课、授课;课前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完整;创新教学方法,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后讲授过的本科生课程有《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药用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等;研究生课程有《波普分析》和《纳米材料》等。主持完成了《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完成的“少数民族高校化工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教改项目获得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TURBO PASCAL 在化学化工中应用”获得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并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国家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2014中国“华为杯”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在课堂上除了重点、难点之外,她更注重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过程比学习结果更重要等理念。学生在实验中出现失败的结果时,乌兰老师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为他们提供重新操作的机会。有的学生说:“老师别太认真了,他改一下数据不就完了。下班了您快赶班车回家吧!”但乌兰老师没有放弃这种教育学生的机会,坚持到学生操作成功。为此,她经常赶不上回家的班车。一位化工学院的男生曾在实验报告中感慨地写到:这次小小的失败,使我收获了很多,除了实验本身,我更为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许多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获奖、考研、进步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乌兰老师。注重发现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或生涯设计,为学生争取发展的机会。针对考研学生的意愿,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助学生联系报考院校,并为他们提供专业指导,通过学生和自己的努力,先后有10余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如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的硕士研究生。

  3、思想、学习和就业之惑

  乌兰老师能够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消除思想困惑,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倾向,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还正确评价学生,能够给学习困难的民族学生鼓励、指导。能够及时发现学习方面的问题,给予学生指导、帮助。乌兰老师根据不同民族地区的学生基础差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她耐心解答、正确教育和利导,鼓励民族学生珍惜求学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这些都为民族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自广西柳州的壮族学生祁琳第一次考《高分子化学》课程得了50分,上课时,她能明显地感受到乌兰老师的眼神里饱含着对她的信心和期待。乌兰老师还私下找到祁琳同桌、同寝的同学们,让大家帮助她、鼓励她,笔记没抄完就帮她补齐。祁琳给老师写过一封信,本以为倾述一下而已,可乌兰老师亲切地告诉她:“信我看了好多遍了,都能背出来了,下次思想上有波动还要给我写。” 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帮助。毕业生是教师的产品,他们能否就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作为教师经常关注学生的就业,同时也会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注重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

  乌兰老师认为高校教师应该虔诚于学术、涵养学识、高深学

  问,唯有学术大师,方才成就教学名师。近年来乌兰教授曾在缓释材料、吸水保水性高分子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她开拓创新,并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在社会生产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她研制出的几种保墒缓释肥料,不仅具有吸水保水功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肥料养分缓慢释放性能,为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和沙漠地区农业生产的肥料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一区,第一作者)、《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SCI二区,第一作者)和《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SCI二区,第一作者)等SCI收录20余篇、EI收录12篇,CSCD核心10余篇,被SCI引用219次,出版著作1部,发明专利2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对于自己一直以来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执着,乌兰老师这样解释道:“干什么工作,就得像什么工作,踏踏实实的干,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青年英才、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和兰州市青年科技奖。

  一寸寸泥土,把种子育成幼苗、托出地面。待到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时,泥土仍然默默地铺在原处。乌兰老师深情地说:“我甘愿是泥土,我自豪,我幸福,因为我是栋梁的立足基础。我感谢学生,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带给我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