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酒泉 > 
阿克塞县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0-4-27 0:00:0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处甘青新三省的交接处,总人口9100人,经济以畜牧业为主。近年来,阿克塞县妇联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妇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理念,强化组织功能,以提高妇女素质、帮助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就业创业为重点,推进了农村妇女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

  一、 抓培训,努力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近年来,县妇联充分发挥农牧村妇女志愿服务团成员、妇联组织的网络作用,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指导,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一是不断完善“双学双比”协调组织,以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思路,共同为农牧村妇女的发展提供政策、物资、科技、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二是深入开展“科技万家行”活动。针对自治县的实际情况,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施了“百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培训工程,借助自治县“燎原之冬”活动的开展,联合县教科局、牧农局、林业局等部门选派有技术、能力强、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讲师在各乡镇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使全县80%的农牧民妇女学到新科技知识,培训内容涉及到暖棚西红柿栽培管理技术、西瓜嫁接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暖棚养畜、疫病防治等。针对红柳湾农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种植技术落后的现状,将种植大户集中起来进行重点培训,根据群众所需,积极为妇女提供蔬菜生产等方面的科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如:红柳湾镇大坝图村的妇女李桂兰建立的科技示范基地“哈尔腾兴牧有限责任公司”,养奶牛42头,日产鲜奶1200余斤,基本满足了本县的牛奶供应。三是科技致富帮扶显成效。针对多坝沟村、红柳湾开发区种植西瓜发生枯萎病的现状,协调农技人员下乡指导,手把手把西瓜嫁接技术传授给她们,使种植户妇女基本掌握了这项技术。目前多坝沟村、红柳湾农业开发区的西瓜推广面积达到了100余亩。

  二、创特色,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突出本县的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当地人才资源优势和民族传统工艺,走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为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一是开展了“庆祝母亲节民族刺绣比赛”活动,广泛调动全县妇女积极性,来自全县的15名刺绣能手参加了比赛。通过比赛,使刺绣能手大显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刺绣特长,也为广大妇女开展刺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二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使“双学双比”活动得到深入的开展。连续几年组织社区干部、乡村致富带头人、刺绣能手赴新疆巴里坤、木垒、鄯善等地学习考察,采取实地查看、座谈讨论、请专家点评等方式,重点对新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种植养殖技术、民族刺绣手工艺品制作等内容进行了观摩学习。2008年9月份,我县妇联和肃北县妇联联合在肃北举办了“改革开放30年奶食品暨刺绣品展示赛”,我县组织刺绣能手、奶食品能手及居委会主任、乡镇妇联主席参加了展示及观摩交流,并参观了巴音社区和紫亭社区,进行了座谈交流,通过这次交流与沟通,双方进一步增进了友谊与了解,也使“双学双比”活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延伸。三是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持续升温,县妇联适时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发展民族旅游业为契机,依托民族风情园、金山湖、苏干湖、红柳湾农业开发区等景点,引导鼓励农牧民从事民族风味餐饮、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及民族风情体验等服务,积极参与民族旅游业的开发经营,进一步开拓了农牧村妇女的就业渠道。每年专门从新疆聘请专业老师举办刺绣培训班,有效的组织引导妇女发展手工刺绣业,使手工刺绣业从零散的刺绣编制逐步走向组织化和规模化的轨道。同时我们每年举办一次民族刺绣品展览评比活动,县上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了广大民族妇女的致富热情。

  三、重救助,大力开展巾帼扶贫助困行动

  大力开展“造血式”帮扶,有效利用“巾帼扶贫资金”,实行小额无息贷款,进一步促进了广大牧农村妇女创业奔小康的信心。累计帮助30名妇女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如:红柳湾镇妇女库拉西依靠县妇联3000元的帮扶资金加工民族食品作坊,如今,她的奶制品在全县已经小有名气,产品供不应求。阿勒腾乡的妇女刘菊萍在县妇联5000元启动资金的帮扶下,建起一座蘑菇温棚种植,她的温棚种植已经有7年多了,就是困为她种植蘑菇才改变了阿克塞人吃不上本县蘑菇的历史,也让这位以前生活比较困难的妇女走上了致富之路。这项扶贫帮困活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成为我县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的一大亮点。

  阿克塞县妇联在推进农牧村妇女工作的统筹协调发展中,夯实农牧村妇女的致富基础,有效地深化了“双学双比”工作,促进了农牧村妇女脱贫致富,有力的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