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妇儿工委督导检查我省“儿童幸福家园”项目实施工作
5月26至29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处曾国强、国际计划(中国)早期儿童养育和发展项目官员张红英、国际计划(中国)早教项目官员孙海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陈涛、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焦健、北京开放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主任王小兰一行6人,来我省督导检查“儿童幸福家园”项目实施工作。
督导组一行先后深入白银市白银区、会宁县,定西市安定区、渭源县4个“儿童幸福家园”,逐一检查了家园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督导组成员认真查阅了每个家园的资料档案、活动记录,观看了专题片,同时召开了由省、市妇儿工委办负责人、县区相关领导、村(社区)负责人、爱心妈妈及儿童家长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区政府关于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听取了爱心妈妈的情况介绍,并与儿童家长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和沟通。
通过督导检查,督导组认为我省“儿童幸福家园”项目实施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妇儿工委、妇联及社区、村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家园的场地、规范化建设、活动策划开展均符合项目要求,特别在活动的拓展延伸方面有创新、有特色。4个家园紧紧围绕项目宗旨,结合当地实际,依托村(社区)文化建设,挖掘各种社会资源,为当地0-18岁儿童、儿童家长、亲属及其他社区成员提供了游戏、娱乐、教育、健康保健和社会心理支持等一体化服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使“儿童幸福家园”主动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当地群众儿童最喜欢最想去的快乐家园。白银区纺织路街道狄家台社区爱心妈妈积极发动家长委员会成员及家长参与家园的建设和活动开展;会宁县白草塬乡景庄村将家园活动日办成村活动日,吸引全村的群众、儿童来参加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村风民风;安定区凤翔镇友谊社区家园围绕“平安、健康、快乐、爱心、教育”五大主题与,社区共同开展了健康体检、防震知识演练、慰问孤寡老人、帮助孤残儿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家园的工作触角不断延伸,服务平台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渭源县清源镇聂家山村家园发挥儿童委员会的作用,让孩子管理自己的家园,培育了儿童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督导组还对家园的档案统计分析、活动开展、玩教具使用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对下一步儿童幸福家园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效运行提出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