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白银 > 
白银区积极履行职责筑牢留守儿童家园
时间:2010-05-24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白银区委、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白银区留守儿童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以及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围绕农村留守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协作的工作格局,营造了关爱和关心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在探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增强留守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出台文件建立了相关制度,为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加强阵地建设。在全区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先后采取上门咨询、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以学校为基础,以村(社区)为单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摸底。据调查,我区有各类中小学校93所,在校学生38288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5552名,占学生总数的14.5%,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生活、教育、心理、道德、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在辖区中小学创建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10所,其中,创建省级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1所(白银区第二小学)。2009年,筹集资金16万元,在工农路街道建成全省首家街道“留守儿童之家”;在留守儿童较集中的5个乡镇中心小学创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5所,2010年3月,按照省级留守儿童之家的标准,在白银区第四小学建设留守儿童之家1所,目前,全区共创建省级“留守儿童之家”7所,全区“留守儿童之家”室内建筑面积达1064平方米。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机制。2009年,白银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副区长为总召集人,妇联、教育、公安、民政、司法、文化、卫生等16家单位为成员的《白银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白银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与各乡镇签订了留守儿童之家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联席会议工作职责、办公室工作职责以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制度。各乡镇也成立了“乡镇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中小学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留守儿童之家”关爱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制定了计划、方案及管理制度。这些机构的建立,为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实施留守儿童档案动态管理制度。学校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姓名、住址、性格、爱好等)、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委托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按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建档,并根据儿童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确保了不漏登、不错登、不重登。

  二、发挥教育主导作用,提升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

  区教育部门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整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健全留守儿童帮扶机制。各“留守儿童之家”均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有社会爱心人士、学校教师、党员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首先,建立校内班级的互助互爱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学生之间一对一、“手拉手”等形式,与留守学生结成学习帮扶对子,有效地消除了留守学生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其次,学校按照“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扶助,免除其学杂费、书本费,补助部分住宿费;再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四自三远离(自尊、自立、自律、自强,远离不良嗜好、远离不法场所、远离不轨人群)”为主题,开展留守儿童专项教育活动,使留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感得到关心帮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白银区第四小学开展了和留守儿童一起过端午节、为留守儿童过生日、感恩父母、才艺展示、快乐读书、“我爱祖国我爱党”诗歌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四龙金山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联系社会热心人士给留守儿童送衣物,图书和学习用具等,要求组员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给他们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关注;工农路街道“留守儿童之家”每逢节假日,都组织开展有意义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全区目前建成的7家省级 “留守儿童之家”均开通了亲情电话以及亲情视频活动,留守学生可以随时与家长通电话联系,进行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在“七一”建党节,组织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活动;“八一”建军节,开展“革命故事交流”活动;国庆节开展“爱我中华”演讲活动等。

  三是开展四点半工程。工农路街道“留守儿童之家”每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四点半到七点半,配备专门老师为父母不在身边、无人关注孩子学习的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并检查当天的学习情况。这些孩子放学后直接到“留守儿童之家”写家庭作业,由老师为他们听写生字、解释词语、背诵课文等。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予针对性的辅导。留守儿童刘富康经过近一年的辅导,成绩由原来的六七十分提高到现在的九十分以上,现在不但他自己信心倍增,他父母也为之高兴、放心。

  三、创新工作载体,深化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近年来,我区不断创新留守儿童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载体,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与已有的品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体联动中深化。

  一是招募一支“志愿者队伍”。区妇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动员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团区委等单位的爱心人士以及“五老队伍”、“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组建了一支具有较强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管护和志愿者队伍,辅助学校开展关爱活动。

  二是推行“代理家长”制。建立起一支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志愿者、妇联干部、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团员青年等人员组成的“代理家长”队伍。“代理家长”们认真负责,全心投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给他们以父母般的关爱,弥补他们的亲情缺失,还随时加强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是创新定期走访内容。区妇联结合“春蕾计划”,结对帮扶贫困的“留守女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元旦等节日中,对已受资助的儿童进行回访,并给她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在奥运会召开前,我区组织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王岘镇崖渠水小学、区第五小学、武川新村小学开展了奥运知识宣讲活动;并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仪式上,区妇联向全区留守儿童家长发出呼吁,要求家长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在外打工的家长每年至少回家一次等,给孩子提供较好的成长环境

  四、营造社会关爱氛围,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为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我区积极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培养留守儿童“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做到关爱全方位。

  一是部门密切协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民政局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留守儿童及家庭纳入低保解决基本生活;教育局将家庭困难但不符合低保政策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了“两免一补”计划解决就学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政策解决留守儿童的大病医疗问题;区慈善总会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临时困难。

  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首先,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其次,注重培育典型,宣传典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自强不息的“留守学生”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营造全社会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关爱活动。2007年,区第二小学被省妇联确定为全省“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报道。2009年,白银市电视台对白银区工农路街道“留守儿童之家”进行了专题报道。2010年3月,白银电视台、今日白银区栏目分别对白银区第四小学的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力宣传,我区基本上形成了党政重视,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尽管我区为留守儿童做了许多工作,但我们还是清醒地意识到,当前我区留守儿童工作还存在着不够平衡、不够深入、不够广泛等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认识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创新上动脑筋,在巩固提高上作文章,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力争留守儿童工作再上新台阶,让远离父母的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我们的“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