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瓜州县各级妇联组织在农村妇女培训上采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多管齐下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切实提高了民族乡村妇女群众脱贫致富的“自我造血”能力。
一是开展重点式培训。在4个民族乡集中对村组干部、少数民族群众产业发展带头人重点进行枸杞、甘草、红花和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配套技术的培训,先后举办集中培训班15场次,培训乡村干部和致富女能手1800人(次),有力提高了自富带富能力。 二是开展现场式培训。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与农牧部门联合,邀请8名科技人员,聘请甘肃农业大学的5名教授担任培训教师,深入民族乡村开展现场技能培训。培训中,重点讲解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肉羊品种改良、舍饲育肥及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管理等内容,共开展技能培训28场次,培训民族乡村群众7000人(次),帮助群众及时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三是开展开放式培训。结合移民乡村基层党建观摩等活动,组织民族乡村组女干部和示范户到老乡镇实地观摩学习,举办创业致富女能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为民族乡村妇女“传经送宝”。 四是开展专题式培训。组织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印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种养手册等通俗易懂的科普资料,先后向民族乡村群众发放各类资料2.2万份,通过专家书面答疑、专题讲解等形式,使民族乡村群众手中有了便捷的 “生产字典”,收益妇女达8千余人。有力激发了民族乡村妇女致富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