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庄浪县妇联立足开发女性人力资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四抓”的工作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农家女增收致富的热情,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抓培训,强服务,提高农村妇女科技致富能力。 县妇联紧贴农村妇女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新需求、新变化,在全县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招募了由25人组成的巾帼科技志愿者队伍,先后深入朱店、万泉、水洛等乡镇进行了果园管理、养殖等知识的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为她们进行了现场指导,发放农科知识宣传书和外出务工常识1200份,并依托妇女学校培训阵地观看了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专题片,通过发动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示范户、巾帼科技志愿者队伍采取“送科技下乡”、专家讲座、女能手巡回演讲、图片展等形式,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为农村妇女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抓引导,促调整,拓宽妇女增收渠道。县妇联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引导组织妇女针对市场,依托科技拓宽增收致富渠道上。通过选树创业致妇女典型、创办“妇”字号创业基地,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拓展视野,更新观念,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参与特色农业生产;开展劳务输出,激发农村妇女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引导她们在新的领域实现增收致富。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结合本地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通过树立典型,提供科技服务,引导和组织妇女发展经济。二是依托主导产业,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引导广大妇女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依托当地企业,培植妇女龙头大户和女经纪人队伍,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带动一方致富的“妇”字号产业化生产大军。三是开展劳务输出,拓展农村妇女就业渠道。把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切入点,依托巾帼再就业服务中心安置农村妇女进城从事家政服务业,采取宣传、建立失业妇女档案、发布用工信息等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妇女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抓示范,建载体,加强基地建设。县妇联充分发挥基地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引导、示范和带动农村妇女应用先进农业科技,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基础”的计划,围绕本地主导产业,重点在特色农业、畜牧业、加工业等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各类基地的创建力度。培养发展了一批以水洛李碾、万泉高邵塬等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妇女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性大、可学性强,集生产、培训、示范、服务创收于一体的“妇女科技示范基地。
四、抓扶贫,重发展,帮助农村妇女脱贫致富。县妇联积极探索扶贫的新方式、方法,帮助广大农村贫困妇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加快致富步伐。一是深入开展“巾帼拉手扶贫活动”。在广大贫困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拉手扶贫活动,即:为贫困妇女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助引进一个致富项目、传播一项实用技术、解决一个实际困难,为广大贫困妇女排扰解难,帮助她们发展生产。二是大力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从根本上为贫困妇女解决生产资金短缺和贷款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