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出生在“楚天大地”的湖北市荆门,原工作在大美青海,现任华亭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厂长,她的个人的经历很简单,也很平常,唯一奉行的原则就是:“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并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份工作”。
2004年在华亭市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上班的时候,她第一次接触“中药材”“中药饮片”这些名词,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这个行业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从零开始,她从最初的包装员开始,库房管理员、生产工人、生产工艺员,一直到2008年上任厂长这个岗位,用了四年的时间,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就翻阅各种与“中药材”“中药饮片”有关的书籍,从中药材的品名、产地、采收季节、性状、检测项目等等到行业发展、国家政策等,从不了解到熟悉,从不懂到掌握各种技能、信息,成为一个专业的合格的工作人员,她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到现在《中国药典》《药品管理法》等还是她床头、案边的老朋友。
上任厂长之初,王玉珍才发现,提升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中医药行业是一个体特殊的行业,对生产的工艺、规程、炮制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但生产一线的工人大多来自农村,大字不识几个的家庭妇女,怎么办呢?思量再三,她决定先从扫肓工作入手,创办扫肓学习班。
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工人的年龄大,记性差,扫肓工作进行的艰难而缓慢,白天盯生产,晚上学识字,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的扫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她手下的工人现在不但能言会写,而且能够独立的、完整的,准确的填写生产车间的各项记录,扫肓达标率100%。
但现代化的生产不仅仅需要会填会写的工人,还需要一批专业的精兵强将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把一个个刚刚扫肓的工人要变成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性的技术人才,这是个体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万事开头难,王玉珍就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带着工人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规范,一个程序一个程序的演练,规程上的要求一项一项落实,结果一遍一遍的验证求实,技术一次一次的操作实践,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慢慢的她发现,工人变了,他们已经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农村妇女,蜕变成了一个不但熟练掌握了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岗位上发挥特长,能为公司发展,献技献策的行家里手了,他们不但在学习中提升了自己,而且还改善了原来较为贫困的家庭生活条件,成了一批为走在致富路上的半边天了。
现在,王玉珍的中药饮片加工厂的技术工人达到80%以上,优秀的专业人才40%以上,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工人们终于成为现代化建设中增砖添瓦,成为中医药行业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王玉珍的企业也在这个行业里多次被评为优秀龙头企业等先进称号,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