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创造了人类减贫奇迹。作为全国13个煤炭基地之一的华亭市,煤炭资源富集,工业发展在全省都叫得响。但是,华亭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富裕”光环之外,“贫穷”如影随形。
2018年8月,因为群团改革,我有幸在华亭市妇联挂职,并在挂职两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华亭市在引导妇女群众脱贫致富中探索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耳濡目染到了华亭市在引导推动广大妇女群众脱贫致富中付出的努力,挥洒的汗水,取得的成绩。
在华亭市河西镇,有一位被大家亲切称为华亭陇原巧手的女性——岳彩霞。岳彩霞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前夫因病去世,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了几年后和她的现任丈夫还有两个孩子又组建了一个新的五口之家。成家后,多病的公婆,正在上学的三个孩子,让没有任何收入的岳彩霞夫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孩子尚小,公婆年迈,外出打工这条路对她来说根本就行不通。一筹莫展之际,岳彩霞通过华亭妇联了解到了一种新型的加工产业,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岳彩霞率先加入了这一行列,她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为三个孩子和年迈的公婆打拼一个更幸福的家。两年来,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改写了自己的命运。现在,在这种加工产业的带动下,岳彩霞已经从一个贫困家庭的农家妇女转变仿真花扶贫车间的负责人,成为了河西镇乃至华亭市人人知晓的女致富带头人。2018年,华亭市妇联换届时,她成功当选为华亭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广大妇女姐妹的“娘家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华亭市妇联一直以来都把帮助广大妇女摆脱贫困当做展现巾帼作为的重要工作。面对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培育适合妇女既能照顾一家老小、又能利用闲余时间增加收入的手工编织产业上寻找市场,成了摆在华亭妇联人面前的一道大课题。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最初,妇联一班人把华亭妇女在刺绣、十字绣、串珠、剪纸、丝网花等方面的特长作为手工编织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组织妇联干部赴庆阳市、西安市等进行考察学习,聘请外地专业老师,组织巧手骨干手把手开展培训,举办多次陇原巧手手工艺品大赛,以期寻找手工编织的市场存在价值。但因为局限性大、没有集体带动力、收益小见效慢,最主要的这些自产的手工艺品缺乏市场价值,带动妇女依靠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这条路一度陷入了困境。
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华亭市妇联接触到了仿真花,看到了仿真花加工的发展前景,感觉这个产业很适合不能外出打工的居家妇女就近赚钱。仿佛一道光亮照亮了黑夜里艰难前行的方向,为了不让妇女群众再走弯路,华亭市妇联先行探路,多次前往宁夏隆德人造花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考察,积极衔接洽谈,对该项目的特点、收益、加工流程等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达成加工协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河西镇先行试点,开展了一期100余人的仿真花培训。但是,由于大多数妇女群众都是第一次接触仿真花加工,对这个产业不太了解并持怀疑态度,真正加工仿真花的人寥寥无几。为了彻底打消妇女群众的顾虑,华亭市妇联积极动员河西镇镇村两级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等带头加工。与此同时,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家庭,逐人逐户宣传动员仿真花加工产业政策,对她们进行思想引导。在打消思想顾虑后,加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仿真花加工的收益,妇女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迅速得到了提高。加工人员从十几人攀升到了一百多人,每个人的月收入都能达到1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既带了孩子,照顾了老人,也通过自己的双手增加了收入,减轻了家庭负担,妇女群众逐渐尝到了仿真花加工带来的甜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这样,希望的种子在昔日这座沉寂封闭的小城开出绚烂的花朵,华亭市其他乡镇的妇女姐妹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仿真花加工行列。经过妇联组织与宁夏总厂的对口衔接,相继在安口镇、西华镇、城区等建起了仿真花订单加工管理点,并集中对400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进行了培训。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将低收入家庭的贫困妇女纳入培训计划,采取分期分批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培训仿真花加工人员近2000人,并采取一带十、十带百的方式,扩大培训效应,逐步实现了“培养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效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帮助有就业愿望但难以外出打工的农村妇女、老人、残障人员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2017年年底,华亭市委、市政府投资54万元,在河西镇建成了1438平方米集办公、操作、展览、培训、收发、仓库六个功能室为一体的仿真花加工扶贫车间,仿真花订单加工管理点也迅速扩展为6个,各乡镇的妇女均可在离家最近的加工点加工仿真花增加收入,仿真花加工“公司+基地+车间+加工点+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将“指尖技艺”转化为了“指尖经济”的致富新路子已经不再是空想。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如今在华亭,和岳彩霞一样,通过仿真花加工完成人生梦想,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的妇女群众越来越多。仿真花加工基地从2017年建立至今,已累计创劳务收入80余万元,个人获得收入最高的已超过了2万余元,间断性从事仿真花制作的人员收入人均达到了7000元,带头从事仿真花加工的村妇联主席、副主席24人,执委62人,从事仿真花加工的妇女群众达到上千人。不仅妇女,残疾人、老人也加入了仿真花订单加工队伍,仿真花订单加工已经成为华亭妇女乃至华亭群众脍炙人口的妇女特色品牌。
据统计,2014至2019年,华亭市累计脱贫7665户2819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4%;201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行列;2020年,围绕短板抓提升,目前,专项巡视“回头看”各级反馈问题整改也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