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平凉 > 
“她力量” 为党史学习教育添亮色
时间:2021-04-2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初春时节,万物向阳而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华亭市运用“激励、引导、服务”三大法宝,以“服务妇女有温度,维护权益有力量,引领发展有作为”的实际行动汇聚起磅礴“她力量”,生动叙述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力实践。

 

“让红色故事感染更多人,是我的职责和使命”

四月煤城,春寒料峭。一大早,华亭市工委纪念馆办公室主任辛亚蓉就来到单位,仔细检查着讲解设备。作为本土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以华亭党的秘密组织发展壮大的重大事件为节点,以时间为主线,用120多件实物、80多幅图片和浮雕以及仿古复原的安口车马店场景,集中体现了星火燎原、抗日烽火、迎接解放的华亭地下党组织发展历程,真实、全面地展现了华亭工委及陇东地区党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工委纪念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散布在华亭大地上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开展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读一本大党史、聆听一部华亭革命地下史、观看一部党员党性教育主题片、品读一份红色家书等形式,用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发扬好红色文化基因,成为红色教育必行的“打卡”之地,全市先后有80多个机关、企业、学校1.2万名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来这里重温红色历史,接受革命洗礼,补充“红色营养餐”。

互动讲解、文史实物、声光视频等体验式教育模式让红色文化可触可感,而如何不断挖掘英雄人物背后的故事,结合不同参观对象发掘精神契合点,触动听众内心,让红色精神入脑入心,更是辛亚蓉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在不断思考并努力实践的事情。“每当看见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中小学生们专注聆听,被李义祥、王月梅等共产党员英勇无畏的故事所感动的神情,我都深切地感到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红色文化的宣传者和红色精神的推广者,为大家讲好华亭革命历史和革命斗争历程,让更多的人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让红色文化可以代代相传,为建设我们美丽华亭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一场场缅怀英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参观活动有序进行着,发生在华亭大地上的红色革命故事,借助党史学习教育的春风,也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感受并汲取团结进取、奋力拼搏的强大正能量。 

 

为民办实事,撑起关爱女性“保护伞”

“村干部和妇联主席向我宣传了免费两癌筛查的政策,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情,平时自己到医院检查至少得四五百元,这不但给我省了一笔费用,更能让我了解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今天村上统一组织检查,我就和婆婆两人一起来了。”策底镇小南峪村村民贺玉娟说。 

策底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原则,通过党支部、妇联组织上下联动,党员群众携手,多举措精心开展城乡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召开妇女代表会议,利用“村村通”广播、微信、抖音等多媒体平台发送“两癌”筛查相关政策200余条,组织18名村社干部党员和巾帼志愿者对符合筛查条件的225名适龄妇女登记造册并逐人建立台账,帮助189名适龄妇女参加了“两癌”筛查,为广大妇女群众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西华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法律八进”宣讲活动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组建成立巾帼维权志愿者团队,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起,禁毒、防邪、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等宣传活动24次。举办法治报告会1期,围绕民法典、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以案说法,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律咨询和现场答疑, 共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余人次,及时维护了广大妇女儿童权益。

神峪乡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基层治理有效融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大力弘扬勤俭节约新风气,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评选、美丽庭院创评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做表率,对照先进找差距,广大群众严守村规民约,树立文明理念,弘扬传统美德,遏制风俗陋习,在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中营造文明和谐乡风,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只是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华亭市先后组织100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农户、田间地头,围绕春季农业生产开展走访调研、措办民生实事,组织春季农资市场执法检查30余次,开展技术指导897户1721人次600名多名志愿者纷纷走进社区、村社,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卫生清洁、政策普及、爱心义诊、交通劝导等服务供1000余次,为行动不便、缺少劳力等需求的群众提供家电维修、院落打扫等关爱暖心服务,为广大群众送服务、办实事……

 

“政策好了,更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

东华镇分会场,华亭市妇联举办的“陇原巧手”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西镇仿真花加工车间负责人岳彩霞正在现场示范着假发钩织技巧,参加培训的100多名妇女同胞们热情高涨,积极互动,充分展现她们对新知识、新思想的渴望。

“我们这个手工编织产业市场需求大、门槛低、无投入、可操作性强、收益快、工作时间灵活,就业条件很便利。”岳彩霞介绍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带头人,每次技能培训她都积极参加,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大家自立自强,激励参训妇女加入手工编制行业,用所学技能增加家庭收入,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

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华亭市妇联以助推乡村振兴大局、服务妇女脱贫需求为出发点,将手工编织、订单加工作为重要抓手和举措,搭建手工交流展示展销平台,培养扶持创建巾帼扶贫车间6个,开设培训班2期,借助假发钩织、仿真花等“孵化器”,为150余名“巧娘”提供发挥才智的舞台,逐步实现特色手工编织“作品”向“产品”到“商品”的“三级跳”,让仿真花订单制品成为华亭市妇女致富增收的“妇字号”特色品牌。

“最近村里的大喇叭每天都在播放党史学习教育内容,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很受鼓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又有党的好政策,我们更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只有积极主动去干,才能创造幸福生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也乐意带着姐妹们一起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岳彩霞说。眼下,她正在忙碌奔波,积极争取项目,动员号召更多“走不出去”的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及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引导她们树立勤劳致富的生活理念,激发内生动力,以“指尖上”增收致富带动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让妇女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巾帼力量,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