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就是强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社会矛盾,维护各方各类群体的正当权益。庆城县妇联紧紧围绕“一手抓维权,一手抓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工作实际,帮扶救助弱势妇女群体,维护受害妇女利益,帮助贫困妇女解决生活困难,发挥了妇联组织在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积极作用。
一、加强维权建设,完善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机制
妇联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维护妇女合法利益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履行维权职能,是妇联组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抓手。
1、维权宣传教育常抓常新。紧紧抓住大型活动和重大节日之际,通过悬挂横幅、印发宣传宣传资料、设立宣传咨询点等形式面对城乡妇女进行《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邀请法律工作者现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累计年接待咨询人员500人次,受益妇女1万人次。联合县电视台制作《向家庭暴力说“不”》、《拒绝非法婚姻》维权专题节目及“好婆媳”先进典型宣传片分别在电视台《制新时空》栏目和主题新闻时段播出,广大妇女的法律知识知晓率和维权意识不断提高。
2、维权阵地建设作用凸显。坚强的阵地、完善的制度、规范的队伍是做好妇女维权工作的根本保障,在县妇联、法援中心、法院等12个部门及17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建起妇女维权工作点(点),落实“有机构、有场所、有人员、有活动、有资料、有结果、有总结”的“八有”制度,妇女维权站点县、乡、村达到100%全覆盖。在各级派出所建起家庭暴力报警点,开通了12338维权热线,维权站点年接访咨询群众和受理信访案件达200件次,维权阵地的作用得到发挥。
3、维权队伍加强壮大。明确妇联干部是妇女维权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各级妇联干部都是维权工作的主体,层层落实职责,靠实责任。在公安、司法、维稳、交通、人事劳动、工会女工委、社区等组织成立妇女维权志愿者服务队15支,吸纳专兼职维权志愿者180名,形成纵横交错的维权工作者队伍,有效地维护了妇女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开展维权行动,强化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措施
“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是妇联工作的总体思路,做好妇女维权工作是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抓手。一是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以“诚心、耐心、关心”的“三心”服务和“有访必接、有接必办、有办必果”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妇联信访接待工作,接访率达到100%。二是做好维权救助工作。针对妇女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一方面协调相关部门给予调解处理,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形式帮扶贫困受害妇女,维护她们的有效权益。三是开展平安创建工作。通过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五好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宣传优秀妇女典型,共创建平安家庭6800户,其中省级平安家庭10户,市级平安家庭14户,表彰奖励好婆媳、好儿媳等先进典型34名,促进形成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帮扶救助,推动建立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机制
关注妇女弱势群体,帮助她们办实事、解难事,是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明确目标。探索建立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妇联的有效工作手段。开展特殊群体帮教活动。参与实施社区教正、禁毒帮教等活动,通过宣传引领、鼓励带动,使特殊群体妇女鼓起勇气、树立信心、勇敢生活。引导社区妇女组建普法曲艺团,开展普法宣传及演出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推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县看守所,看望了女在押人员,为其送去食品和生活日用品,进行座谈交流,使女在押人员深切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及妇联组织的亲情关怀。开展贫困妇女帮扶救助行动。投入资金2万元在驿马镇韦老庄村、玄马镇樊庙村建起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开展留守妇女结对帮扶互助活;开展结对帮扶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5个,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使869名留守儿童得到结对资助;开展贫困学生救助,为277名贫困女生发放救助金25万元;落实2.5万元,为5名家庭贫困的妇女解决生活困难;落实资金7.6万元为单亲特困结亲建安居房,切实为社会弱势群体排忧解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