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霞是古浪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用最质朴的方法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了对身患癌症丈夫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忠贞, 她的坚守, 不仅使丈夫的病情好转,感动了身边无数的亲友、同事和知情群众,更再现了当今社会被纷繁浮躁的情绪掩盖的人间真情。
2005年,她和古丰乡柳条河小学教师杨得庆结为夫妻,婚后的日子温馨甜蜜。丈夫杨得庆一直在基层工作,虽然夫妻俩聚少离多,但日子过的有滋有味。2012年,夫妻俩通过六七年的努力打拼,在浙大小区买了房,欢天喜地的乔迁新居,准备迎接新的更美好的生活。但好景不长,搬入新居后不久,丈夫杨得庆便感觉身体不舒服,在县城一家医院治疗仍不见好转,后来陈建霞带着丈夫去了市医院做检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她怎么也不相信丈夫竟被查出患了白血病,也就是血癌!当她用颤抖的双手接到那张沉甸甸的化验结果报告单时,泪水模糊了双眼,这是真的吗?灾难怎么会顷刻间降临我们幸福的家庭?她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告诉年迈的父母和家人。她不甘心,她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虚惊,多么希望医院的检查出错,多么希望命运之神也许眷顾和怜悯她——于是又带着已很虚弱的丈夫去兰州复查。当拿到复查报告的那一刻,多日操劳,也很虚弱的她突然眼前一片漆黑,瞬间天旋地转,晕倒在地。同样的检验结果,本来幸福甜美的生活因为血癌病魔突至而戛然而止,夫妻俩瞬间陷入痛苦的万丈深渊……
接下来的日子,无助的她不知有多少次躲在无人的角落里失声痛哭,为老天的不公,为不幸的丈夫,为可怜的自己,也为即将要面对的艰辛生活……
“坚强”、“扛住”!这是陈建霞擦干眼泪后在心底的呐喊。丈夫已经这样了,她知道,如果此时自己再不振作起来,这个家庭就会垮掉。于是她调整情绪,咬紧牙关,鼓励病榻上的丈夫充满信心勇敢面对不幸,积极应对治疗。从那一刻开始,她便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坚强地担负起照顾丈夫起居、四处寻医问药救治丈夫的重担,支撑起这个不幸的家庭。
作为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的工资仅够维持家人的日常开支和女儿上学的费用,丈夫的工资在高额医疗费用面前也早已捉襟见肘,但为了给丈夫看病,她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生活更加拮据。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四处奔波筹集高昂的治疗费用。四年来,为了给丈夫治疗和维持这个家庭,她陆陆续续向亲友们借贷了近30万元钱!
每一次化疗后,丈夫都会因白细胞偏少,引发感染发烧和流鼻血,并随时有脑出血的可能。护理专业毕业的她,重新拾起自己的专业。在家治疗期间,为防止并发症,她就按照医嘱自己给丈夫配药输液,日夜守护;为了配合治疗,她悉心研究营养学,根据病情需要,为丈夫准备一日三餐,轮番精心烹制有益病情的鱼、西兰花、木耳、山药、洋葱、豆制品和购买柠檬、苹果、香蕉等水果给丈夫吃。每次化疗后,她都几个昼夜不合眼。为的就是能及时将发现的其它病症告知医生避免延误治疗。
四年来,陈建霞每天以煮粥作为一天的开始,她在晨曦中将做好的粥送到丈夫身边,然后为丈夫洗脸、按摩、擦拭身体,并喂食丈夫吃饭。在家治疗期间,她又坚持每天熬中药,给丈夫输液打针,并每隔一段时间带丈夫去医院化疗……一千二百多个日夜,日复一日,她默默坚守。
丈夫的病痛、巨额的借款、繁忙的工作、繁重的家务,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重担,如此种种令她体力透支,身心俱疲。但是,爱的力量是无限的,中国妇女传统的忠贞和坚强信念支撑着她。每当她力不从心时,她就会默默暗示自己:只要丈夫的病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
陈建霞用自己满腔的爱,履行了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让身患重病的丈夫感受流淌在心中的那一抹前所未有的幸福。丈夫杨得庆多次饱含着真情和热泪深情地对妻子陈建霞说“这辈子我能遇到你,是我前生修来的福”。四年来,是深诚的爱让病魔望而却步,是艰苦的磨难创造了爱的奇迹,是爱和坚持,把丈夫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也是她平凡而高尚的灵魂复苏和净化了社会上那些冷漠麻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