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发布在中共定西市委改革办第36期的《漳县蹄疾步稳实施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得到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的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漳县是我们的扶贫县,他们以基层妇联组织改革为突破口,创造了很好的经验,请推广。”
今年以来,漳县妇联认真落实宋秀岩副主席调研指示精神,学习借鉴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成功经验,从 “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入手,大力推进基层妇联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得到了全国妇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漳县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确定9个乡镇的2镇、7村为试点,带动全县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全面推进乡、村两级妇联改革,创造了“三打破六优先”推荐人选、“五把关”规范程序、“七个百分百”夯实基础、“三类发挥作用”强能力、“五项机制”促保障的改革经验。
一是坚持以打破行政隶属、打破行业壁垒、打破身份限制,让有利于妇女工作发展、热心妇女儿童事业、群众认可、有致富带富能力、倡导践行家庭邻里和睦、积极传递正能量的妇女优先进妇联班子及执委会为原则,推荐妇女代表,并选举代表中的女能人、女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女负责人等女性骨干担任乡镇妇联兼职副主席或执委,壮大基层力量,彻底改变乡镇妇联“单枪匹马”干工作、服务妇女“盲点多”“手臂短”的现状。
二是把好政策宣传关、代表资格关、人选公示关、工作报告关、会议程序关,通过传统及新媒体方式宣传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会改联”工作,确保群众知晓率达到100%;对推选出的妇女代表,由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妇联审核把关,并征求乡镇综治办意见,确保每一名妇女代表的先进性、广泛性、代表性;对推选并经过资格审核的妇女代表进行不少于7个工作日的公示,确保妇女参与率和满意率达到90%以上;请本级党委和上级妇联共同审核本区域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确保客观准确、实事求是;制定《漳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指导手册》,规范代表大会流程,确保选举合法有效。
三是结合村“两委”换届,通过村“两委”女委员和村妇联主席交叉任职方式,推动全县所有乡镇妇联主席100%进乡镇党政班子,同时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两委”班子中100%有女性,村妇联主席100%进村“两委”,村妇联主席工资待遇100%解决,乡、村两级妇联组织100%有工作经费,135个行政村100%有“妇女之家”并发挥作用,妇女人均1元工作经费100%落实,基层妇联有人干事、有场所议事、有钱办事的“三有”目标。
四是充分发挥专兼职副主席和执委作用。分类发挥作用。把教育、卫生、司法、专业合作社等各行业妇女人才凝聚起来,实现妇联组织带动产业发展效应。殪虎桥镇铁沟村妇联劳务界执委刘红莲带领本村63名妇女外出务工增收,卫生界执委邀请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开展妇女医疗健康讲座;新寺镇桥头村妇联农业界执委洪小玉、徐小平带动贫困妇女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增收。组团发挥作用。整合各行业优秀妇女人才和社会组织资源优势,组团联动服务妇女。新寺镇妇联发挥教育、卫生、科技、文艺界执委作用,三八期间在贫困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三岔镇妇联发挥司法、就业、民政界执委作用,到基层开展法律援助、妇女维权、心理咨询、妇女创业等服务活动。依托基地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已吸纳进妇联执委会的8个全国妇联脱贫示范基地女负责人作用,带领贫困妇女在种植、养殖、手工编织、乡村旅游等领域,以带资入股、技能培训、就地务工等形式参与发展,为162名贫困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辐射带动800多名妇女,预计年人均增收2000多元。
五是创新机制促改革。在完善妇女代表议事制度、妇联学习制度、执委联户制度基础上,建立了“五项机制”,有力推进了全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建立妇联执委领办扶贫项目机制。县上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0万元设立妇女脱贫支持基金,并根据执委需求及作用发挥情况逐步追加,专门用于扶持妇联执委带领贫困妇女脱贫以及贫困妇女自身发展(项目由执委申请,县扶贫办、县妇联审批监督,主要用于贫困妇女创业“扶贫车间”、贫困妇女培训、乡村旅游农家乐、贫困妇女扶贫示范等。建立全国妇联帮扶漳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书记或县委书记委托县委副书记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研究解决妇女参与脱贫攻坚、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及全国妇联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研究妇女工作例会制度。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会同全国妇联帮扶工作组成员、县妇联班子成员、全国妇联帮扶工作办公室负责人等,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当前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建立督查落实制度。将全国妇联帮扶、妇女参与脱贫攻坚、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等重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督查工作计划并从严从实推进。建立宣传引导制度。把妇联组织教育引导、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各项工作融入新媒体平台,强力传递、层层扩散,推动妇联组织与妇女群众互动交流,扩大了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