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11日,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胡兰带领发展部工作人员,先后深入到陇南、天水、定西,重点对各市执行巾帼脱贫种养示范基地、巾帼家政示范基地、陇原巧手创业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创建经营情况,对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受益的种植示范基地、农家乐示范基地以及母亲水窖项目运行情况,采取实地走访、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妇女群众诉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求等方式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组一行,来到陇南市礼县永坪镇竹林村良种牛养殖示范基地,对其创建情况进行实地察看,与依托该基地创办了礼县芳萍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进行交谈,详细询问基地发展状况、合作社运行模式以及妇女受益情况,并鼓励合作社妇女群众,要齐心协力、发挥基地作用,尽快实现脱贫。在天水市秦州区天天乐菜篮子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了解到该基地创建后,直接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妇女173人进行香菇种植,年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武山县城关镇坡儿村蔬菜种植基地创建后,培训基地妇女200人次,建设钢架蔬菜大棚30座30亩,计划两年后辐射带动使该村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0亩,年创收入可达到240万元。在肯定基地发挥作用的同时,胡兰要求各县区妇联,加强与相关农业、科技、畜牧等部门的联系,抓住机遇,整合资源,扩大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的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得到实惠。
督导组一行,对陇南、天水、定西创建的全省巾帼家政示范基地、陇原巧手创业示范基地,即礼县职业中专业学校、天水益康家政服务培训学校、天水巾帼职业培训学校、安定区月儿湾母婴护理中心、兰大二院定西市医院月子公寓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三个市的基地创建从规范化、职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要求给予充分肯定,对培训和实操场地、教学道具进行实地观摩,对师资力量、就业渠道,进行查看教师资格证、翻阅推荐就业资料,并在召开各自的座谈会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同时,对陇原巧手示范基地,即天水66号文化创意空间、定西陇原巧手创意室工作进行了督查。
胡兰指出,从事家政服务是摆脱贫困的捷径,从事手工艺品制作是创收致富的通道。各级妇联应该选择妇女两者齐抓,更进一步落实省妇联提出的“陇原妹走出去,陇原巧手干起来”目标要求。一是要求各县区妇联,要依托基地做大当地陇原妹家政品牌,加大对“巾帼家政脱贫行动”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妇女的宣传和动员力度,积极动员和引领从事家政这一职业。二是要求基地,充分发挥可持续发展作用,创建“企业+基地+就业”服务平台,不断向“互联网+家政就业”、“互联网+巧手产品”方向发展。特别是家政企业要健全法律维权体系,完善三方有效协议,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要求各市妇联,对全基地运行情况不定期督导检查,把巾帼家政、巧手创业扶贫项目资金用到实处,管理规范,建好档案。四是要求各市县区妇联,加强创建巧手产品的研发、创意、培训、制作、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体系,真正为广大贫困妇女搭建起脱贫增收的服务平台。
另外,对临洮县洮阳镇、武山县温泉镇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的牡丹种植示范基地、农家乐示范基地,经营情况进行入户走访。洮阳镇车刘家村妇女小额贷款累计55户256万元,推动了全村牡丹种植产业和农家乐的发展,使该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最后对执行了“母亲水窖”扶贫项目的定西安定区称钩驿镇花园村小水工程、临洮县衙下集镇民联村母亲水窖,入户走访,实地察看妇女群众使用母亲水窖情况以及发展变化情况。该村一位妇女激动地说,母亲水窖不仅解决了全村人吃水问题,最大的受益就是帮助全村人发展了养牛业,增加了全村人的收入。
胡兰要求,乡村妇联组织,要监管和维护好母亲水窖项目的使用,使其长久的受益于妇女,造福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