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泰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以形式多样的家庭思想道德建设和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强化科学育儿意识,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筑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础,优化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宣传420期,组织大型活动32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6万多份,深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母婴保健法》等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举办培训班、座谈会、讨论会43场(次)。组织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认真学习讨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一步推进工作。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公益讲座32场(次),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爱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启动“守护童年”公益行动,以预防儿童被虐待和性侵为聚焦点,重点关注女童及留守流动儿童,进一步推动形成有利于儿童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双合格”活动。每年9月份坚持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突出“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活动主题,以家庭、社区、家长学校为依托,积极推进“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不断深化双合格活动,引导广大家长牢固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宣讲中国梦,引导广大家长和青少年将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通过实现自己的梦想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搭建平台,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在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倍加关注“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留守流动儿童”生存环境。全县创建省级留守儿童之家13所,流动儿童之家3所,争取省妇联项目资金32万元,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和流动儿童之家配备了图书、文体器材、电视和电脑。组织在校教师争做“爱心妈妈”,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315名“爱心妈妈”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家教缺乏、监护不力等实际问题。通过“音乐之声”助学项目救助留守儿童105名,6年共发放救助金12.6万元。 创新载体,有效提升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以家庭道德教育为重点,全面实施家庭教育、小公民道德实践、家庭文明、巾帼爱心“四大工程”。全县成立了文教、卫生、维权等3支巾帼志愿服务队伍,368名巾帼志愿服务者定期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支教、卫生保健、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