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拓展服务功能,注重提升学用效果,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搭建对话平台,拓宽沟通渠道。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乏关爱这一难题,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站点管理员优势,让大学生村官和村级站点管理员担任远程教育“辅导员”,指导留守儿童掌握计算机初步知识,在周末或节假日,利用远程教育站点设备,组织留守儿童和在外务工父母通过视频对话系统,让孩子们享受父爱母爱,缓解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期间,全县各村共组织留守孩子与父母视频沟通30余次,拓宽了留守孩子和家长沟通的渠道,大大促进了留守孩子的教育。
创新教育模式,开辟“第二课堂”。全县各乡镇远程教育站点全部向留守儿童开放,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习需求的留守儿童,由站点管理员收集和播放中小学教学资源和有关中小学生安全方面的课件资源,让留守儿童观看兴趣教学、科普知识、假期安全教育等节目,利用远教网络资源为留守儿童充电,帮助他们扩大视野、提高学习能力,使远教站点成为留守儿童提升素质和能力的“第二课堂”。
播放红色课件,培养高尚情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思想和行为上缺乏正确引导,各乡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给留守儿童构建精神家园,多次播放《建国大业》、《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红色经典电影,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康心理和品德,逐步规范言行,乐观自信地生活与学习。目前,各远程教育站点共播放红色电影80多场,300多名留守儿童观看了红色影片。
开展结对帮扶,关爱健康成长。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和发动机关、学校、村组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通过每周一次爱心电话、每半月一次走访、每月一次座谈联谊,切实把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根据掌握情况,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为特困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和帮困资金,解决留守儿童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