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西市各级妇联把扩大组织覆盖面和扩大工作覆盖面有机结合起来,以巩固好基层组织、建设好基层组织、发展好基层组织为目标,按照基层妇女组织班子有活力、运作有机制、服务有队伍、活动有阵地、工作有成效的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使妇联基层组织特别是村、社区基层组织得到了不断加强,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扎实开展。
定西市总人口300万人,妇女人口143.1万人,其中农村妇女121.45万人,女劳力68.58万人,留守妇女17.9万人,占农村已婚妇女总人数的28.6%。0-17岁儿童83.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37.3万人;目前全市0-17岁留守儿童11.91万人,占儿童总数的31.9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0.1万人、流动儿童27882人,分别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27.08%、7.48%。全市现有女性人才27073人,占总数的35.82%;女公务员1986人,占公务员总数的19.45%;女党员215984人,占党员总数的17.44%。有县区妇联7个,乡(镇)妇联119个,街道妇联2个,村妇代会1815个,社区妇联51个,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妇女小组)412个,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建立妇女组织68个,发展团体会员205个。
城乡基层妇女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全市7个县区、119个乡(镇)、2个街道、54个社区、1815个村,妇女组织组建率均达100 %;市、县(区)机关事业单位成立妇委会(妇女小组)305个,组建率达90 %;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建立妇女组织62个;全市已建立巾帼书画摄影联谊会1个、妇女文体协会1个、女职工委员会63个。
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全市有专职妇联干部18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52人,占总数的83.1%,35岁以下135人,占总数的73.8%。全市有乡镇妇联干部138人,中共党员55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12人,占总数的81.2%,35岁以下的113人,占总数的81.9%,平均年龄35.4岁;目前全市1815个行政村“两委”配备女干部的村有1815个,占100%。村党支部干部总数为8321人,其中女性为986人,占11.85%。村委会干部总数为8127人,其中女性为1524人,占18.75%。其中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女性有23人(正职),担任村委会主任的女性有41人(正职)。两委都进入的女性有412人,村妇代会主任进“支委”710人,进“村委”1156人。女性进村“两委”比例达到100%。全市有社区妇代会主任54人,中专以上的36人,占总数的66.7%,40岁以下的41人,占总数的76%;有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妇女小组长)62人,大学文化程度53人,占总数的85.5%,40岁以下的21人,占总数的33.9%;有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主任(妇女小组长)27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3人,占总数的86.8%,40岁以下的192人,占总数的70.3%;有非公有制企业及其它新经济领域妇委会主任6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0人,占总数的48%,40岁以下的56人,占总数的90%。
基层妇女组织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原则,着力抓好强基固本工程,扎实推进城乡妇女组织自身建设。目前,妇联基层组织组建率达100%,形成了覆盖城乡、条块结合、立体开放的妇女组织网络。大力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全市共建立“妇女之家”2050个(标准化“妇女之家”108 个),着力打造150个高标准的“妇女之家”示范点,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宣传教育、维权咨询、组织活动三大功能,面向妇女儿童开展创业培训、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等活动,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以推动解决基层妇联干部的政治待遇和村妇代会主任无报酬或报酬过低、落实妇女人均1元工作经费问题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妇联人力不足、经费短缺等问题。各级妇联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妇联干部学习培训,提升妇联干部的履职水平,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务实、本领过硬、乐于奉献的妇联干部队伍。近年来,已评选命名市级“美德在农家”示范点21个、创建 “巾帼示范村”103个、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171个、妇女经济合作组织89个、专业协会26个、“巾帼文明岗”149个。培育“巾帼创业明星”和 “巾帼创业带头人”191名。表彰树立了“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家庭成员、“双学双比”女能手等先进典型675个。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树双十、带双百、促双千”(树立10个先进乡镇妇联组织、10个优秀乡镇妇联主席;带动100个村(社区)妇代会、100个市直单位妇委会、企业女工委成为先进基层妇女组织;促进1000名妇女成为女能手、1000名女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活动中,市妇联表彰树立了“全市十佳妇女工作者”、先进妇女工作者29名、先进妇女组织35个。各县妇联表彰树立优秀乡妇干112名、先进妇女组织199个、五好妇代会339个、优秀村妇代会主任98名。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成效显著。2009年10月全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以来,累计为30472名城乡妇女发放贷款121736.96亿元,到期贷款还款率达到98.69%,吸纳带动13万名妇女实现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开展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普治活动,对11.57万名适龄妇女进行了“两癌”免费检查。全市共救助“两癌”妇女263人,救助金额268万元。开展的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创建各级“留守儿童之家”142个(全国级1个,省级126个,市级7个,县级8个)、“流动儿童之家”13个、“儿童幸福家园”2个,结对帮扶留守流动儿童11957名。全市共为9360名贫困儿童捐赠营养包价值93.6万元。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创建妇女法律援助中心8个、妇女维权站1029个,设立家庭暴力报警点8个、妇女庇护所1个,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发展维权志愿者82名,2010年以来接待处理妇女儿童来信来访1567件(次)。多方协调争取实施母亲水窖、妇女培训、春蕾计划、整村推进、母亲健康快车、两癌普查等各类项目3372.6万元, 积极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条件。2001年以来共争取母亲水窖项目1360.16万元,解决了近10万人的饮水困难。多方筹集援助资金451.5元,为554户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援建了安居房,筹资124.34万元和价值31.25万元的慰问品解决单亲特困母亲家庭的燃眉之急。整合资源建立各级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 167个(其中省级39个,市级104个,县级24个)。“ 7•22”地震发生后,市县区妇联捐款捐物共计292.65万元。目前,全市共招募巾帼志愿者1.3万多名,有1.2万多名巾帼志愿者到灾区参与抗震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