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敦煌市妇联在巩固发展社区、农村“妇女之家”的基础上,不断延伸妇联工作手臂和触角,大力推动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农林厂站等领域的阵地建设,努力做到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妇女工作就跟踪覆盖到哪里。
一是延伸手臂“建家”。市妇联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结合农垦妇女求知、求岗、求乐、求美的需求,以传承农垦精神为目标,按照省级标准化“妇女之家”的要求,创建打造了敦煌农场同舟岛“妇女之家”。设立了以兵团文化、知青文化、农场文化为主的展示区,成立了巾帼文艺宣传队,集中展示农垦娘子军巾帼不让须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使农垦妇女学习有了场所、活动有了阵地、作用发挥有了舞台,使妇女之家成为农垦妇女群众喜爱和热爱的“温暖之家”和“坚强阵地”。 二是延伸手臂“建基地”。市妇联以“创业致富,妇女同行”为目标,通过实施妇小贷工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场妇女依靠科技农业发展致富。一是大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作为解决农垦妇女建设期资金短缺的有效手段,先后为88户农垦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82万元,有效缓解了农垦妇女种植户的燃眉之急。二是以女能人带动、女干部带领等形式,积极与劳务、科技、农机等部门携手,大力扶持敦煌农场妇女发展红枣种植和设施养殖业。举办妇女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推行滴灌节水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引导妇女根据市场调整林果、养殖品种,革新种植、养殖方式,规避市场风险,并为农垦妇女提供创业培训平台,以及信息、技术讲座、销售等服务。三是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凝聚作用,积极引导农垦妇女投身基地建设。按照国家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创建标准,创建打造了集采摘、休闲、观光、旅游、娱乐、产品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红枣近10000亩,大力培育红枣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建设了一条年加工能力达8000吨的现代红枣加工生产线,打造了“敦垦御枣”品牌,间接带动586名农垦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实现了一个基地主营一个项目,带动一群妇女,发展一个产业,妇女普遍增收的喜人局面。 三是延伸手臂“送关爱”。为提高农垦妇女的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市妇联联合妇幼保健站,选派骨干医护人员携带小型医疗设备前往敦煌农场进行义诊和宫颈癌筛查等公益活动。共为300余名农垦妇女提供了咨询与筛查,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广大农垦妇女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