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份,崇信县启动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抢抓政策机遇,周密安排部署,创新机制体制,精心组织实施,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12月底,注入担保基金1200万元,发放贷款3174户1.24亿元,争取贴息资金646.87万元,扶持5761名妇女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商贸、服务等产业项目,吸纳、带动2600多名妇女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培育了锦屏镇于家湾村蔬菜产业基地、黄花乡杨家沟肉牛养殖小区和黄花乡水么村肉牛养殖基地等15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示范点。
春风化雨寄深情
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上在我县召开了全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崇信)现场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主要领导曾多次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并提出明确要求,分管领导多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下乡调研,共商工作大计。县上坚持把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作为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惠民工程,与全县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成立了由县上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妇联、人社、信用联社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月通报一次工作进展、按日上报放贷进度,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各乡(镇)、相关部门按照县上的部署和要求,组建专门班子,密切协作配合,层层定目标、交责任、压担子、抓落实,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妇联配合、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日出江花红胜火
“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送来这么好的政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拿到贷款,而且贷款手续也简化了许多,终于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黄寨乡白新庄村百兴养殖园负责人李永红激动地说。2008年,受5.12地震影响,百兴养殖园12栋120间牛棚全部受损,经济损失达72万元。2009年重建,新修牛棚6栋10间2100平方米,牛饲养量达到了150头。2011年,当李永红得知县妇联的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时,与其他5户养牛大户各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万元,通过贷款支持,牛存栏量达260头,出栏100头;新建加工场地8亩,场房5间的玉米秸秆加工场地,修建100立方米以上的青贮窖6座,购置揉丝机3台,年经济效益达90万元。在李永红的带头下,黄寨乡肉牛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相继新建了黄土、张明洼、茜洼等几个养殖园区,新建养畜暖棚100多座,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40户,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具体工作中,各乡(镇)、各相关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各乡(镇)、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全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蓬勃发展。一是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县妇联通过印发资料、开设专栏、编发简报、干部入户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重要意义、申报程序和政策要求,并组织农村妇女到产业重点乡镇、重点村社和产业基地观摩学习,在全县形成了争相贷款、创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运作模式,提高办理效率。县妇联与农村信用社密切协作,对申请贷款妇女的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程度、发展意愿、产业项目等进行实地调查,逐户建档立卡,帮助指导贷款对象确定贷款额度,确保贷款的有效投放;各乡镇、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时限要求,既加快放贷进度,又依法规范操作,从审核、担保、放贷等环节严格管理,实现了申请一户、批准一户、放贷一户、致富一户的目标;县上依托县社保中心成立的担保机构,设立了担保资金专户,按照1:10的比例,注入财政担保资金1200万元,并根据贷款妇女家庭经济、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以及诚信状况,多形式担保,灵活放贷,对贷款资金不超过5万元的,既可以由担保中心担保,又可联户担保,也可以在信用村、信用户中实行免担保,有利于实现应贷尽贷;建立对贷款使用情况的跟踪、监督机制,由农村信用联社和妇联配合,对享受贷款妇女的经营项目、从事产业进行跟踪监督。三是强化管理服务,提高项目效益。坚持与全县重点产业开发规划相衔接,引导贷款妇女发展“短、平、快”项目,以减少市场风险,提高贷款资金的回收率,增加农户收入。对产业大户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帮一带多”,组织引导贷款妇女成立种、养业技术协会,走“基地+协会+农户+女能人”的生产模式,推动贷款妇女参与产业化经营。全县确定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创业示范基地9个,吸纳创业示范户180户。在技术培训和服务上,县、乡积极开展科技结对、送科技下乡、进村社活动,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13期,培训妇女1450多人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贷款妇女中了解掌握产业发展和效益状况,提供技术、销售、信息等方面的服务20多次。同时,按照省、市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展特色旅游的要求,在全县建成旅游示范村5个、农家乐50个。
万紫千红才是春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共同致富才算富”,这是黄花乡荣盛养殖园负责人袁占梅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养殖园猪存栏量1420口,销售收入150余万元。2010年8月,为继续更新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经营规模,她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万元。以成本价或赊价的方式,为全乡和周边的农户提供良种仔猪510多头,带动了10余户养猪大户,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她带动全乡上下掀起了养殖热潮,为黄花乡的养殖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妇女创业的积极性,为推动优势产业开发和农村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阶段性实效。一是有效解决了农村妇女创业资金瓶颈。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建办一座日光温室或养殖温棚,群众至少需自筹资金3万多元,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来讲,起步资金是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关键。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这一惠农政策的实施,为群众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地资金保障。特别是两年的中央财政贴息,充分缓解了群众还款清息的压力,极大地调动起了广大妇女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二是有效推动了农村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我们按照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方法,优先选择产业重点乡镇、重点村社和产业大户开展贷款试点,支持广大群众扩大产业规模,实施标准化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牛、果、菜等农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在已发放的3171户1.24亿元贷款中,优先扶持锦屏镇于家湾、杜家塬,黄花乡的杨家沟、水磨4个试点村的产业发展,在试点村的辐射带动下,全县有3000余名妇女发展养殖业、2000余名妇女发展种植业、新建以妇女为主的养殖小区9个,红牛养殖聚集带3处,苹果示范园3处,规模蔬菜种植4500亩,玉米秸秆饲料加工点9处。农村妇女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其中蔬菜总产值达450万元,纯收入达28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9个养殖区牛存栏2268头,已出栏1044头,实现销售收入270万元以上,纯收入达160万元以上,户均纯收入达1.58万元以上。创业能人开元商城经理梁小红,在周边市县考察学习服装加工项目,申请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万元,建起了我县第一家民营服装加工厂。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实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既让妇女家庭享受到了贷款政策,依托贷款资金发展了主导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又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幸福。同时,由于贷款扩大了生产规模,农村外出务工男劳力开始回流,留守妇女减少,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和谐文明家庭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