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能力,发挥农村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今年,静宁县妇联积极探索提升农村妇女素质有效途径,推出“四举措”活动,切实提升广大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能力。
一是抓阵地建设。目前,全县333个村、5个社区县级“妇女之家”实现了全覆盖,并创建了东城区社区、甘沟乡响河村等省、市级“妇女之家”标准化示范点10个,建成了现代高效农业“妇”字号示范基地20个,培树县级以上“巾帼示范村”30个。通过在节庆、农闲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农村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和传递信息的纽带,架起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广大农村妇女群众热爱和信赖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
二是抓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农村妇女思想素质提升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妇女骨干带创能力培训等,充分利用各类培训基地和社会教育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措施,切实提高农村知识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能力以及弱势妇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促进农村妇女全面发展,使广大农村妇女真正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能力。
三是抓队伍建设。联合组织部门明确了各级妇女组织建设标准,配齐配强了村级妇代会主任,并加大了监督考核机制。同时明确了村妇代会的性质、职责、主要任务及各项制度,进一步深化了村妇代会“双带”作用,组织引领当地妇女强化技能、提高素质,实现“强一人、带一片、富一方”良好局面,真正在广大农村妇女中起到“带头致富带领致富”重要作用。
四是抓活动开展。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美德在农家”和“巾帼示范村”创建等特色活动,实施“母亲水窖·饮水安全”惠民项目,措办妇女“两癌”筛查等实事,广泛开展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送知识“四送”活动。通过活动的扎实开展,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妇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她们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特色农业,引导她们实现转移致富、科技致富、项目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