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县妇联为我申请了10000元贫困妇女“两癌”救助金”,山寨乡东街村妇女金彩莲感激的说。这是华亭县妇联创新社会管理关爱“三留守”人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县妇联把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作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和服务手段,开展“三多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切实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一是多举措,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建立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县妇联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深入调查建档案。县妇联从去年10月份起,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次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对各幼儿园、中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建起了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二是帮扶结对送温暖。动员组织镇、村女干部、女教师、女企业家、女能手、“巾帼文明示范岗”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的管护对子,做他们的“代理妈妈”、“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细心照顾、学习上悉心指导、心理上耐心引导,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今年“六一”期间,县妇联为山寨乡甘河小学留守儿童送去了1000多元的慰问品;组织4名女企业家为8名留守儿童捐款800元和价值200元的学习用品。三是整合资源助成长。在各村充分整合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集中播放一批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宣传教育片。各乡镇在暑期对各村(社)的农家书屋开放时间做了调整,延长开放时间和次数,并配备儿童图书、手工工具、益智棋类和体育器材等,做好暑期儿童活动场地和器械保障,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丰富留守儿童课外生活。同时,聘请小学老师在8所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举办了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培训10场次,培训留守儿童监护人300余人,帮助留守儿童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科学教子水平。
二是多行动,解决留守妇女生产生活困难。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妇女学校”、远程教育网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法律知识、妇女维权等培训,促进留守妇女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活跃身心。在全县组建了63个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农忙时节互助组成员轮流帮助做农活,解决留守妇女劳力不足的问题,达到了留守妇女生活上相互关心,生产上相互帮助,真正使“妇女之家”成为留守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积极争取母亲水窖、单亲母亲安居房、整村推进、妇女小额循环贷款项目改善了留守妇女的生存环境。通过各种专业合作社(协会)吸纳留守妇女为社员(会员),扶助留守妇女发展蔬菜、药材、草畜、核桃等特色产业,在10个乡镇举办了庆“七一”“妇小贷”圆“创业梦”巡回报告会,与人社局联合举办妇女创业培训班3期,培训有创业意愿的妇女130名,推动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有创业意向的留守妇女倾斜,帮助留守妇女实现创业就业,止目前,为全县6623户创业妇女发放贷款2.16812亿元,其中留守妇女1400户5966万元。争取县财政列支362万元,为全县3.1万名妇女进行“两癌”免费筛查,提高了留守妇女健康状况。建成规范化“留守妇女阳光家园”8所,组建留守妇女文体健身、广场舞团队,增强留守妇女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妇女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同时,针对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返乡现象,密切联系本地新入驻企业,为其提供就业机会,避免出现“再次贫困”现象,使“留守妇女”生活稳定,了却心中之忧。
三是多依托,确保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优化关爱服务模式,确保留守老人“老有所依”,一是依托邻里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采取“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服务模式,及时对空巢老人进行心理疏导,在农忙时组织抢种抢收,在生病等特殊时期提供护理照顾,在生日、节假日等节日送去精神慰藉;结合 “3.5学雷锋日”、“敬老月”、九九重阳节,开展走访慰问、医疗服务、心理抚慰、老年优待维权等为老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全县共开展主题帮扶活动6次,节日慰问活动4次,1100多名女性空巢老人得到巾帼志愿者的关爱。二是依托“巾帼联心服务卡”使关爱工作具体化。将巾帼志愿者、妇女干部的姓名、联系电话号码、服务项目等信息印制成卡片,分发到留守老人手中,便于他们随时与巾帼志愿者、妇女干部取得联系。目前已发放“巾帼联心服务卡”近2000多张,结成帮扶对子2000多对。三是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立足农村老年人实际需求,建成了“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并配备了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器材,充分发挥老年人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用,促进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