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平凉 > 
庄浪县妇联四举措强化“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
时间:2015-06-01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庄浪县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动“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干部。一方面,配齐农村妇女干部。在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县妇联联合县委组织部、民政局转发了《关于在全市村党组织和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加强妇女参选参政工作的通知》文件,制定了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重点推进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工作,换届后,村级党组织中妇女委员比例和村“两委”正职中妇女比例进一步提高,居委会和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分别为74%和27%,全县村“两委”中有女性的村达到100%。另一方面,充实妇女干部人才库。积极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优秀妇女干部,在全县干部选拔任用时,同等或者优先考虑女干部的任用;在后备干部推选时,要求各单位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为建立完善全县妇女干部人才库提供必要保障。目前,全县有女干部3352名,占干部总数的29%;有县级女干部5人;科级130人,占全县科级干部的11.3%;有女性人大代表47人、政协委员39人,分别占总数的23.4%和28.1%;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至少配有1名女干部的达58.3%,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为100%,其中正职女干部配备率为11%;全县共有各层次女后备干部95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25%。  二是加强阵地建设,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依托党建阵地,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组织就跟到哪里,有效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拓展和健全了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网络;多渠道建设“妇女之家”,充分发挥“妇女之家”主阵地在培训、维权、文体、妇女互助和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依托“妇女之家”有效推行妇女信访代理制,规范工作原则、制度和标准,严格管理考评,推动形成了妇联信访和党政信访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县有19个乡镇(街道办)妇联,297个村(社区)妇代会,48个县直妇委会,全县村和社区实现了“妇女之家”全覆盖。建成省市级“妇女之家”12个,留守流动儿童之家29所,发展妇女信访代理员317人。  三是注重教育培训,提升女性整体素质。重视培养女性人才,提高妇女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她们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一方面,加大女干部教育培训。联合县委组织部加大女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把女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县干部培训工作计划。近三年,联合县委组织部培训女干部5期600多人次,培训乡镇妇联主席、村和社区妇代会主任6期489人次。有140多名女干部分别参加了省市组织的妇联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和维权干部培训班,通过培训,各级妇女干部的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近三年,联合县人社局、妇幼站、职教中心等相关单位举办妇女劳务、陇原月嫂、家政服务员、陇原巧手等各类培训班65期,培训城乡妇女2万多人次;有600多名妇女获得省级家政和陇原月嫂职业技能鉴定证书。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全县先后涌现出女能手216名、巾帼创业致富带头人150多名,创业明星30名,辐射和带动了更多的妇女创业就业。  四是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做好“家”字文章。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通过“最美家庭”表彰奖励、家庭才艺展示、“好家风故事、好家训”征文、在县电视台和报刊开设“寻找最美家庭”专题栏目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妇女争做“慈母、贤妻、孝女、善邻”,充分发挥妇女在引领家风、廉政家庭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发挥“联”字优势。通过多部门联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以“三八”、“六一”等节庆日为契机,开展“彩绘梦想”、“春蕾计划”、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平安乡村、平安校园建设,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扶贫办等部门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共慰问救助贫困留守儿童3000多名,救助资金40多万元。开展各级各类家庭教育专题讲座36场次,直接受益家长、师生2万多人次。彰显“带”字效应。通过“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评选表彰优秀女党员、岗位女能手60,在县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典型事迹,辐射带动全县广大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