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静宁县留守儿童出现逐年渐长趋势,这部分儿童交由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祖辈进行照顾,由于得不到正确的培养指导,加之农村环境的影响,许多孩子出现了孤僻、冷漠、易怒、迷惘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静宁县妇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是积极组织县乡妇联干部和志愿者在2015年暑假对经过建档立卡的全县留守儿童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要求照顾孩子的监护人提高自身素质和监管意识。这种监管不仅仅是吃饭穿衣的问题,更多的是要给予孩子安全、卫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监护人要积极参加县妇联定期举办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讲座,学习更多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让留守儿童和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站在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监管的优势,让留守儿童在多方关注下健康成长。2015年新学年开学在即,静宁县妇联通过召开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动员大会,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更加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随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与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向监护人讲述学校教育理念,介绍教育方法,并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将正面的成功的有效的教育经验进行扩大宣传,对这些监护人产生影响,同步促进弱势群体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是充分利用“留守儿童家园”,让留守儿童有处可去,有话可诉,有事可解决,正确引导他们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学会与人交往,排除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在留守儿童之家,县妇联购置了电话电脑等现代网络设备,让孩子们在孤单的时候随时可以与他们千里之外的父母进行电话沟通、视频聊天等,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真挚温暖的爱,重获生活和学习的动力,补起“亲情缺失”的短板。
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快乐的活动中提升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新学年开学,各个学校都会对学生们进行学前主题教育,让学生们树立远大目标,并勇敢坚定的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定期举行各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书画比赛、朗诵比赛、才艺比赛等活动,让孩子们在自我提升、素质展现等方面找到突破口。
五是积极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让更多的人投身关爱留守儿童的大潮之中。静宁县妇联在7月份召开全县妇女干部工作推进会时组织成立了静宁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协会,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帮扶活动,启动“爱心爸妈”亲情关爱结对仪式,对孩子们给予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帮助。截止八月下旬,静宁县“爱心爸妈”结对留守儿童人数达1100人,爱心爸妈人数达530人,社会各界爱心捐资助学累计10万余元。
“同一个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日光是一视同仁的”,我们所期待的,不仅仅是让这些留守儿童和正常孩子一样都能上学,更要让“亲情缺位”的他们,在你我每一个人真诚无私的关爱下终成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