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平凉 > 
静宁妇联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城乡妇女增加收入
时间:2015-09-28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静宁县妇联紧紧围绕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思路,把劳务品牌家政服务员培训及“陇原巧手”妇女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等作为妇联组织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妇女脱贫需求、提升妇女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大力开展五项工作“精准扶贫”,进一步深化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作,切实帮助贫困妇女创业增收,脱贫致富。

  一是认真实施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县妇联积极争取“甘肃省2015年劳务品牌培训项目”,认真实施省妇联下达我县的家政服务员培训目标任务,培训农村妇女200多人,对200多名农村妇女进行家政服务员的就业道德、家庭礼仪、家政基础理论、家政管理技能及安全卫生知识为期1个月的培训。同时,县妇联作为劳务品牌培训项目的牵头单位,联合培训基地建立了定期联系工作制度,成立了组织结构,通过层层负责、层层落实,扎实做好家政服务员后续输送工作。

  二是扶持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产业。制定并印发《关于支持妇女从事手工编织实现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力扶持妇女在绣、编、织等手工技艺方面自主创业就业。今年举办各类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5期,培训妇女1000多人。创建妇女手工编织示范基地2个,建起“家庭作坊式”生产基地24个。积极参与第21届中国兰洽会,签约资金达20多万元;在崆峒古镇妇女手工编织一条街布置妇女手工编织品展销铺面2间,4名妇女荣获平凉市第二届“陇原巧手”手工艺品大赛二三等奖,3名妇女手工编织者被命名为平凉市“陇原巧手”;向凤凰古城选送具有县域特点的香包和饰品等进行长期销售;积极组织全县妇女手工编织带头人参加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展览会暨甘肃省“陇原巧手”妇女手工编织产品展销会,宣传推广静宁传统手工挂(地)毯、成纪剪纸、掐丝画、成纪刺绣、香包、绣球等妇女手工编织产品,参与展销作品共1000余件,销售额达1万多元,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县妇女手工编织产品,逐步形成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和传统优势手工业联动发展新模式,大力促进更多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三是推进妇女劳务输出工作,打造“陇原妹”劳务品牌。县妇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妇联组织、岗前培训、有序输转、全程服务、体面就业”的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拓宽妇女劳动力输转渠道。今年,县妇联联合县实达职业技术学校对城乡妇女进行家政服务技能和外出务工权益保障等知识培训,共向北京富平学校输送家政服务人员85人,并在北京恒源利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建立了“陇原妹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各乡(镇)、街道办妇联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向银川、新疆等地组织输送妇女劳务人员4800多人次,同时依托全县苹果主导产业优势,组织输转妇女劳动力1万多人次,着力打造“陇原妹”劳务品牌,把妇联组织实施的“陇原妹走出去”精准扶贫行动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真正帮助妇女增收致富。

  四是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农村“妇女之家”、妇女学校等阵地,联合各乡(镇)妇联采取自办、联办的方式,举办了种植、养殖等相关实用技术培训班24期,培训妇女4900人/次。通过培训,带领广大妇女认真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知识,让广大妇女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妇女参与农村发展的能力和科技致富的能力,培育新型女农民,促进妇女增收致富。

  五是开展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县妇联联合县实达电脑技术学校,举办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班5期,吸引了600多名心怀“创业梦”的妇女和大学生到现场听课“取经”, 让她们真正掌握一门致富本领,进一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创业女能人,同时为妇女再就业增加了技能砝码,有力助推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同时,依托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贫困妇女提供资金支持,扶持她们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等产业创业致富,进一步推动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