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阳市妇联以“强三性”“去四化”为主线,聚力综合改革,畅通毛细血管,抓关键、破难题,转方式、补短板,强作风、巩成效,将妇联改革的旗帜插满陇东大地,为基层组织注入源头活水,实现了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转变,彰显出“巾帼满园春”的改革成效。
特色做法一:规范模式齐推进,织密组织网络
以推进乡镇妇联区域化改革和村“会改联”工作为妇联改革的突破口,在做好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强化领导、精心部署的基础上,选择16个乡镇、24个村(社区)进行率先试点,总结制定了《全市村级“会改联”工作指导手册》。
探索建立了“12345”改革模式。即:召开一次大会:乡村妇女代表大会;把握两个关键:把握代表人数,乡镇不少于70人,村不少于50人;把握执委人数,乡镇不少于30人,村不少于15人;注意三个细节:宣传动员、推选代表、执委选举;实施四个步骤:召开宣传发动会;公示代表;公示妇联执委候选人;选举执委、主席、副主席;做好五个后续工作:做好选举材料的归档整理工作;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做好新老班子的交接工作;建立健全改革后妇联组织运行机制;及时开展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会
改联工作规范操作,整齐有序。
市县(区)妇联建立了区域分片、包抓责任制,蹲点指导,现场办公。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建妇女组织”的思路,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界限,119个乡镇(街道)、1331个村(社区)妇联全面完成了“会改联”。并建立“两新”妇女组织83个,改变了妇女组织“手臂短”的现状,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妇联组织网络全覆盖。
特色做法二:放宽视野建队伍,布满骨干力量
以改革为契机,不拘一格选人才,充实妇联工作力量,彻底改变了以前“单枪匹马干工作、服务群众盲点多”的现状。注重把妇女群众中有热心、有专长、有影响力的骨干吸纳为妇联主席、副主席和执委,在各级妇联组织中建立了一支编内编外相结合、专职兼职互补、巾帼志愿者参与的妇女工作者队伍,形成了妇女工作妇女群众做的生动局面。共选出乡镇(街道)妇联主席119名,新增专兼职副主席和执委3473名,选出村(社区)妇联主席1331名,新增副主席和执委21422名。执委中行政事业单位占15%、陇原巧手占20%、种养大户占33%、广场舞队组织者占8.5%、从事商业活动人数占13%、巾帼志愿者占66%,使“巾帼力量”布满了各个角落,彰显出了妇联改革的群众性特点。
耿嘉璞,环县木钵镇妇联专职副主席。改革初,为加强木钵镇妇联执委会建设,掌握第一手“人才库”,耿嘉璞找遍了乡里所有有能力担任执委的“女能人”。每到一处,她都“对症下药”,给“女能人们”做思想工作,帮助她们树立为妇女谋发展的思想信念,为该镇妇女工作凝聚了骨干力量。当选后,耿嘉璞积极争取涉农部门支持,对农村妇女开展了科技致富技能培训,使全镇95%以上的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闲暇之余,还不忘帮群众铺膜种地、科学致富,组织妇女们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创建。
刘红霞,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经理,问及她当选村妇联副主席的想法时,她朴实地说:“我只想把公司做得更大更强一些,为更多的姐妹们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都有钱赚!”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创办于2011年3月,现已成为一家市级重点农业化龙头企业。一直以来,刘红霞不忘回馈社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共带动周边800多名留守、贫困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
刘华,环县南关社区妇联主席,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改革中,她大胆尝试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途径,深入社区和妇女群众拉家常、谈工作、搞调研,带领巾帼志愿者开展各类关爱活动,为空巢老人、病残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生活和医疗服务。
新当选的玄马镇孔桥村妇联主席张小丽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在村民心中树立起了“知心大姐”的形象。张小丽当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孔桥村妇女之家微信群”,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政策解答、惠农政策宣传,表扬好人好事等活动20余次,还争取到了音响设备,成立了村舞蹈队。每天下午,只要张小丽在微信群里“吼”一声,姐妹们就整装待发,奔向广场。妇女们经常打趣地说:“这个火车头带得好哇,我们不跟着跑都不行!”十几个执委也不甘示弱,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活动,调解家庭矛盾、帮助困难家庭......
如今,2万余名妇联干部从不同层面发挥着光和热,如一个个“舵手”,引领广大妇女群众扬帆起航。
特色做法三:转变方式提效率,建好网上妇联
把推进网络及新媒体建设作为创新工作方式的根本途径,坚持做到了“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对内建网。举办了市县乡三级妇联干部参加的新媒体培训班,启动实施了“千村千群”工程,建立完善“4+N”网上妇联和“9+X”网上妇女之家,建立起市、县、乡、村4个层级纵向微信工作群和4个层级N个多领域横向延伸的微信服务群,构建起以市妇联和8县区妇联共9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中心、乡镇(街道、社区)X个微信公众平台为辐射的网上妇女之家,打造横向到边无缝隙、纵向到底无死角、交叉成网全覆盖的新媒体矩阵。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微信群1495个,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131个,稳定联系妇女群众20多万人,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工作态势。二是注重对上学网。积极关注学习全国妇联“女性之声”“甘肃妇女”信息内容,组织市县妇联干部赴上海、福州两市学习了新媒体建设工作,全力提高运用互联网开展妇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注重对外宣网。突出快捷性和时效性,做好对外宣传。目前,“庆阳妇女”已有固定粉丝5.5万个,平均周阅读量1.5万人(次)以上。自今年1月份以来,“庆阳妇女”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稳居全国地市县微信平台排名前50强,多次受到全国妇联的肯定和赞扬。四是注重对下用网。开展了以家庭教育、妇女健康、美丽庭院创建为主题的微课堂讲座42场。先后策划在“庆阳妇女”微信公众平台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o妇女事业发展篇”“美丽绽放的五年o女性成长故事汇”“我家这五年”“庆阳家风故事馆”“妇联改革”“美丽庆阳‘她’行动”“比一比 晒一晒”“巧儿说法”等特色栏目18个,已成为引领广大妇女思想的“指尖上”的妇联。
特色做法四:健全机制巩成果,激发改革活力
建立了“七项制度”、开展“七类活动”、落实“七个必访”制度,制定印发了《执委工作手册》,最大限度地调动新组建妇联队伍的力量,确保每名执委联系一定数量的妇女群众,把工作做到神经末梢,全力打通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
“七项制度”:学习培训制度、月例会制度、执委会制度、执委轮值制度、活动保障制度、执委联系服务制度、执委履职述职制度;“七类活动”:“陇原妇女面对面 母亲讲堂乡镇行”活动、贫困妇女技能培训活动、“巾帼建新功 喜迎十九大”陇原巧手创意设计创意营销比赛活动、“妇女之家”舞蹈入村活动、“推进移风易俗 抵制天价彩礼”倡议活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七个必访”:女致富能人必访、创业妇女必访、困难妇女必访、信访妇女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有家庭矛盾户必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必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