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流动儿童”档案。依托各乡镇、家长学校对“流动儿童”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摸底造册,逐个建立成长档案和成长记录,力争全面掌握每个“流动儿童”的家庭背景、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等,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分别记录留守流动孩子在家庭及园所的思想、行为表现,使教师及留守流动儿童临时监护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儿童在各方面的发展。
二是展调研,形成思路。近年来,县妇联先后就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两规划”达标情况、留守流动妇女儿童状况等情况开展了调研,并对调研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调查报告11篇,有效地指导了全县家教工作的开展。今年4月份,根据市妇联的安排,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写出了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
三是开展“爱心帮扶”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广泛开展爱心帮扶活动,有效利用“六一”等节假日组织流动儿童开展文艺汇演,交流感情,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并为流动儿童送去文具和生活用品。县妇联于6月份举行了“流动儿童之家”设施设备集中发放仪式,为2所流动儿童之家发放了省市妇联配备的价值4万元的设施设备,16位爱心父母与流动儿童现场结对,并为每个结对儿童送上价值200元的物品。结对的“爱心妈妈(爸爸)”表示要坚持不懈地当好流动儿童的“代理家长”,以“润物细无声”的爱心行动,关爱流动儿童,使流动儿童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