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台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组织情系千家万户的优势,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抓手,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妇联工作议事日程,按照“衔接好、引导好、扶持好、服务好”的工作思路,创新模式,有效预防和减少妇女儿童及亲属重新犯罪,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充实队伍力量。成立刑释帮教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确定刑释帮教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基层妇联组织,建立起以联村单位及乡村干部、老党员、农业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刑释解教帮扶巾帼志愿者队伍,为基层妇女组织安置帮扶工作充实力量。
二是亲情教育感化,树立生活信心。充分调动村、社区及家庭的积极因素,逐户了解刑释解教人员家庭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教育感化活动。动员刑释解教人员的亲人、朋友,共同做好帮教对象的思想工作,与刑释解教人员面对面交流,拉家常,详细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所思所想,从他们关心的问题入手,鼓励他们重振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其身心早日回归社会大家庭。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和谐氛围。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把刑释帮教工作与“不让毒品进我家”、“平安家庭”创建、“三八”维权周等活动同安排、同部署,加大宣传力度,并纳入综治、维权、普法和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扩大影响面和覆盖面,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安置帮扶解教人员的良好氛围,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四是依托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妇”字号基地、“三八美育学校”等培训教育基地的作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邀请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对有就业和创业意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咨询服务,发掘刑释解教人员的自身潜能,帮助她们增强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提高谋生技能和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再就业,帮助她们早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