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掖市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景区建设要求,从旅游文化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购”的薄弱环节着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优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资金优势以及妇女在手工艺制作中的传统优势,以“创意文化、培育特色、打造品牌、带动产业”为目标,引领、带动、扶持广大城乡妇女大力发展以金张掖绣球、裕固族服装服饰、剪纸刺绣编织、麦秆画烙画木塑画、丝带绣娟花等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民俗手工艺产品,拓宽妇女创业增收新渠道,服务宜居宜游首位产业。 深入宣传发动,引领城乡妇女投身手工艺编织产业。全市各级妇联组织把发展妇女手工艺编织产业做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带动妇女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通过媒体、网络、信息、阵地、微信微博等多种宣传形式,引领带动城乡妇女积极投身民族民间民俗产业发展。市妇联先后举办了首届金张掖旅游文化商品展销会、全市妇女手工艺品展销会,宣传、推介地域特色显明、文化内涵深厚、制作工艺精湛的妇女手工艺产品23个种类5000多件,深受群众和省内外游客喜爱。在妇女儿童培训中心建设了“金张掖巧妹坊”展览厅,为六县区126名手工艺编织女能人搭建了交流展示、创业发展的平台。同时,开通了妇女手工艺品微博微信宣传专栏,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张掖妇女心灵手巧、独具特色、精彩纷呈的手工艺文化。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妇女手工艺产业发展水平。各级妇联组织以“提素工程”为依托,采取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座、女能手以师带徒、外出考察学习、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城乡妇女手工艺制作的设计创意水平和制作技能技巧,着力培养集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人才队伍。市妇联成立了金张掖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编织协会,来自六县区的60名在手工艺制作方面特长显著、技艺精湛、善于创新创造、在引领带动妇女创业方面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女能人、女企业家、手工艺合作组织负责人和经纪人当选为第一届会员;举办了全市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编织培训班,组织六县区负责人、手工艺女能手赴庆阳等地学习考察,邀请当地专家来张授课,动员组织女能人参加省内外大型经贸展销活动。各级妇联组织举办金张掖绣球、刺绣剪纸、麦秆画烙画、民族服装服饰等各类民族民间民俗手工制作培训班102期,培训妇女1.2万人次,命名全市手工艺制作女能人34名,培养各类手工艺女能手300多名,周玉梅、柯璀玲、苏兰英等多名女能手获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民间艺术家”等荣誉。 扩大生产加工,拓展产业基地和发展规模。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目标,通过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信息服务、资金帮扶、商标注册等方面的支持,重点扶持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编织公司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展销推介基地不断壮大规模。目前,全市已成立马蹄飞天刺绣专业合作社、高台九发妇女编织合作社等社会组织和丹美工艺美术公司、富达民族服饰工艺公司、尧敖尔原生态文化公司、裕龙有限公司等10多家公司企业,建有“家庭作坊式”生产基地60多家,各县区建立示范点达21个,初步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加大销售推介,打造妇女手工艺编织产业品牌。引导城乡妇女牢固树立市场化经营、品牌化发展理念,通过建设展览厅、举办展销会、参加省内外大型经贸文化活动、开通网站和淘宝网店、电视报纸广告、促销活动等多种方式,构建营销网络,拓展销售市场。张掖旅游政务网、张掖旅游资讯网、金张掖妇女网、西北文化网等网站都设立了宣传推介专栏,开通淘宝网店5个,进一步加大产品推介营销力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打造金张掖民族民间民俗妇女手工艺编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