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留守流动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确保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高台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作用,多措并举,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构建关爱体系。逐级成立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留守流动儿童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制定争当“爱心妈妈(爸爸)”等结对帮扶、上门走访、谈心交流、家校联系、定期反馈、慰问救助六项制度,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妇联主抓、教育部门主管、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学校(幼儿园、社区、村委会)负责落实的上下联动、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的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网络。
二是深入调查摸底,创建儿童家园。对留守流动儿童情况开展了调研,并对调研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形成《高台县留守流动儿童现状》等高质量调研报告3篇,有效地指导了全县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开展。积极争取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建立省级留守儿童之家12所、市级4所,省级流动儿童之家2所,民办学校自建1所,配备电脑、电视、电钢琴、图书、体育器材、广场音响等价值25万元的设施设备,丰富了留守流动儿童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采取会议宣、标语宣、板报宣、横幅宣、典型宣、电视宣、广播宣、内部期刊宣、主题实践活动宣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甘肃省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制作播出《关爱留守儿童·共沐温暖阳光》高台纪事1期,充分展示了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流动儿童,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
四是打造志愿队伍,真情结对帮扶。招募退休老干部、妇女干部、大学生村官、暑期实习大学生等志愿者,根据实际需求成立了法制宣传、学习辅导、爱心帮扶、心理疏导、文艺活动等爱心志愿者队伍,帮助留守流动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留守流动儿童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亲情感恩、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组织“爱心父母”与留守流动儿童结对认亲,开展“大手牵小手”和“送爱心、送健康、送亲情、送物资、送知识、送教育”“六送”活动。
五是拓展关爱平台,丰富活动载体。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进行定期督查,积极联系兰州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暑期实践活动,现场结对帮扶;积极开展“恒爱行动—征集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活动,动员全县女干部职工为留守流动儿童捐赠衣物800多件;联合县图书馆,在妇女工作示范点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举办了“益智工程助成长”图书捐赠活动,共捐赠价值2.6万元的图书1200册,光盘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