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Pc
isPad
isPhone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市县动态 >  张掖 > 
高台县城关镇妇联:点亮“微心愿” 传递“小爱心” 凝聚“大力量”
时间:2021-06-30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

“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夏令营。”“我想要一个新的书包和笔袋。”“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我想要一个芭比娃娃。”“我希望有人帮我辅导我不会做的作业。”“我想要巾帼志愿者定期帮助我打扫卫生。”......这些都是妇女儿童在“心愿墙”上的真实留言,高台县城关镇妇联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种满愿模式,帮助她们点亮“微心愿”,将爱的种子播洒到需要帮助人的心田。

近年来,高台县城关镇妇联按照“党建+妇联、互联网+妇联”的工作思路,从小处着手,从细微处入手,紧抓帮困送温暖志愿服务这一载体,依托社区“心愿墙”征集“微心愿”开展“满愿行动”,有效发挥其“微小性、及时性、多样性、互动性、网络性”优势特点,将困难妇女儿童需求和党员、辖区党建联盟单位作用发挥有力衔接,打造了“微心愿”服务平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使公益互助行为上升为辖区联盟单位、党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行为,切实拉近了党组织、党员与居民群众的关系,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认领服务从“前台”转向“后台”。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理念,依托“党建联盟·服务连心”服务品牌,打造8个社区“微心愿”服务平台,有效整合辖区单位和广大党员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微心愿实现的带领者和主力军队伍。通过入户走访、网络征集、张贴心愿卡等形式向困难妇女儿童广泛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并对征集到的“微心愿”分类整理,经与本人核实后在微信平台、微信群、QQ群、党员大会以及居民大会上等“心愿墙”上进行公布,开展现场认领和线上认领行动,高效、多样、便捷地为困难群体实现愿望,切实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参与到这项“公益”服务中来。

满愿行动由“小爱”凸现“大爱”。一是以“微小性”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为进一步提高心愿的完成率和满意度,行动要求心愿若涉及到财、物等物质需求的,一般价值不超过200元,减轻心愿的提出者和认领者双方的经济负担。二是以“即时性”解决许愿人的急难愁问题。认领心愿的爱心人士,可通过电话、微信等便捷的方式认领,根据自身的特长、生活状况进行靶向式服务,解决其燃眉之急。三是以“互动性”吸引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凡生活、居住或工作在本辖区的个人、单位或组织,均可通过联系镇、社区妇联,参与“微心愿”活动,倡导人人都是心愿的许愿者,也是心愿的实现者。四是以“多样性”凸现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灵活性。心愿的提出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社会团队、辖区联盟单位,心愿的内容既可以是物质层面,也可以是精神层面。五是以“网络式”实现“微心愿”“线上+线下”同步许愿、认领和实现的运作模式,扩大了居民群众的参与面,增强了活动的影响力。

点亮“微心愿”搭建“连心桥”。通过在社区开展心愿征集活动,帮助困难妇女儿童完成心愿,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和物资上的帮扶外,进一步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征求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设计开展贴合居民实际需求的服务。满愿行动的开展,不仅为困难妇女儿童送上一份充满爱意的礼物,也为社会爱心人士提供了一个表达爱心的平台,让困难妇女儿童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健康快乐成长。

“我想要一个新玩具跳跳杆。”这是社区贫困学生阳阳的愿望,她的妈妈因体弱多病,无法干体力活,靠低保生活的一家人没有多余的钱给上小学的她买玩具,志愿者杨东不仅给她买了新玩具,还给她买了一支钢笔、一本童话故事书,鼓励她好好学习,并表示,将建立一对一帮扶,长期给予她帮助。

满愿行动开展以来,实现心愿600多个,爱心礼物价值达10余万元。被圆梦对象通过写感恩信、说感恩话、寄感恩语等方式对圆梦对象表达感激之情,并表示今后必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将带着这份希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微心愿”是高台县城关镇妇联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妇女之家、联盟单位妇委会、社会组织为主体的“1+3+N”工作模式的“大妇建”向“妇联共同体”“妇联同心圆”转变的有效载体,通过帮助困难妇女儿童实现“微心愿”,进一步激活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用“微力量”展现社会大爱,以“微服务”打造服务民生大平台,逐步实现社区妇联“搭台”,联盟单位、党员“唱戏”,广大妇女儿童“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